简介
课程建设
委员会企业成员将提供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技术成果和资源,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支持相关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平台和工具、真实场景中的案例、海量训练数据集等。如微软亚洲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系统,以及实现于常用开源工具的深度学习编程开发环境,支持多项主流深度学习框架的交叉编译接口等。此外,企业成员还将开放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合作设计的逾300小时的人工智能领域理论与实践课程以及近2000小时的相关领域课程,构建课程建设项目的业界前沿资料库。
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项目将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征集一线教师的广泛参与,以及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高校联合举办。在普及人工智能领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同时,委员会企业成员将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开发和研究人员引入业界前沿内容,并逐步挖掘和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成为人工智能领域课程建设的培训讲师,进行长期深入合作。
校园计划
委员会将充分发挥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宗旨,把企业成员与高校合作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和资源,包括学生大赛、基于学生社团的实训项目、前沿技术讲座等内容,在委员会甚至联盟范围共享。利用业界前沿技术内容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和创业实践,以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并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多方面提升学生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的能力。
共赢机制
为扩大委员会的影响力并吸引更多成员加入并贡献力量,委员会将基于联盟架构参与或组织系列峰会、论坛,并在其中进行各项工作信息的汇聚和共享,为合作各方提供交流平台,加强组织凝聚力和创新力。在此基础上,企业成员将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系列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持续贡献先进技术、交流和实践平台等资源。
加入尊龙凯时登录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表单,加入“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委员会”。
说明: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院校相关院系、部门或教师代表可加入:
- 信息技术领域教学相关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学生实践实训基地;
- 信息技术领域教学示范中心、工程中心等各种与教学相关的部门;
- 有兴趣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课程,承办师资培训、学生实践实训项目并期待共建共享资源;
- 从事人工智能领域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
- 对人工智能领域教学研究与应用感兴趣的交叉学科。
本申请等同于加入的申请,凡加入工委的高校单位或个人均默认成为联盟成员。工委会工作组将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回复邮件确认申请通过。